兴宁市人民政府 欢迎访问兴宁政协网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2018年学习资料(第四期)

浏览次数:2314来源: 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8-11-02 17:55

 

      学 习 资 料

                   (2018年第四期)

 

兴宁市政协学习委办公室                  2018年11月2日

————————————————————————————————————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目   录

 

1、把改革开放旗帜举得更高

 

2、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3、在新时代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4、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5、精准施策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6、不忘改革开放初心

 

7、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8、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把改革开放旗帜举得更高

人民日报评论员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第一站选择了深圳。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这里,向世界宣示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坚定意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先后到珠海、清远、深圳、广州等地,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进行调研,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引发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反响。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宣言书,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动员令,对于我们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有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40年改革开放,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道路,释放了中国活力,凝聚了中国力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40年波澜壮阔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开启了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同时也要看到,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今天,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就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改革开放初心,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中国就一定能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原载10月26日《人民日报》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南方日报评论员

 

人民领袖把脉定向,科学思想指引未来。

10月22日—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广东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广东工作,高度评价改革开放40年广东取得的成绩和创造的经验,要求广东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对广东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等,总书记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重要节点、关键时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6年内第二次视察指导广东,适逢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东人民的亲切关怀,为广东在新时代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令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倍增做好新时代广东各项工作的奋斗动力和前进信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务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转化为新起点上再创新局的强大精神动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把广东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丝毫不亚于4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认识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在新时代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宣言书、动员令,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行动指南,是我们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动力源。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新起点,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和思想方法,按照总书记指明的前进方向和路径,找准新时代广东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字字句句饱含着对广东人民的深情厚爱,体现了对广东发展全局的系统思考,对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热土寄予了殷殷重托。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广东的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充分肯定,进一步增强奋斗动力和前进信心,强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一切工作、处理一切问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领会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一条条认真梳理、一项项深入研究,结合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推进“1+1+9”重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发展思路举措,确保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地落实;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广东寄予的殷切期望,切实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扎实努力的工作,向总书记、向党中央、向广东父老乡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领航掌舵,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广东工作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依靠所在。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迅速在全省上下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群雁高飞头雁领。要坚持领导带头学,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努力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对县处级以上干部要进行全员轮训,市县党委要组织好本地区党员干部的专题培训,推动学习贯彻向基层延伸。要抓好宣传宣讲,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特色和优势,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抓好专题研究,形成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行动方案,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抓好贯彻落实,把握好精神实质,把握好时度效,把握好实际效果,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落实,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主体,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广东大地落地落实、结出丰硕成果。

新起点,新征程,排头兵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向深入,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团结一心、矢志奋斗、锐意进取,抓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用新的更大作为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广东父老乡亲的期望。

 

 

在新时代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

南方日报评论员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高度评价改革开放40年广东取得的成绩和创造的经验,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路径和方法,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0年前,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由此开启,中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的变化翻天覆地,举世瞩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道路是正确的,必须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再接再厉。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鼓励和支持下,广东以敢为人先的历史担当和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推动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创造了很多全国第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广东,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对广东工作的多次重要指示批示中,总书记要求我们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新时代的广东赋予了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每个方面都是系统工程,没有哪一项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能够完成的。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势必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善于处理改革开放中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等关系;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到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必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回顾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历程,广东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实现综合实力历史性跨越,最根本的动力是改革开放;展望未来,广东解决新时代前进路上的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改革开放仍然是必由之路。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要继续推进改革,抓好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同向共进。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注重“两个大局”,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改革者的步伐。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统领各项工作,增强改革定力,抓住时间窗口,争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和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精神状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评论员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对广东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并且指明了行动方向和路径。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下大气力抓自主创新,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实体经济,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量的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也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经济总量连续29年位居全国前列,产业体系较全面,市场发育较成熟,转型升级较先行,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当下广东的发展也到了转型升级、体制再造、重新出发的质变阶段,亟须解决发展中存在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科技创新的驱动力还不够强、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等难题。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就是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最大程度发挥创新的动能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市场的需求就是创新的方向。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培育一批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的标杆企业,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化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打好创新驱动政策“组合拳”。

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所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改革开放40年,广东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步,还要继续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是广东发展的根基;任何时候,广东发展都不能脱实向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抓实抓好,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大做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重在制造业,也难在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为此,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无效供给,培育创新动能,降低运营成本,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美好生活也难以实现。当下,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比较突出,特别是部分河流污染、城市黑臭水体、农村垃圾围城等问题,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明显短板。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广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此次视察广东,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邻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上生态欠账。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要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再次深刻表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铿锵宣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准施策,着力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广东的殷切期望。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广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一切工作,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激发创新活力、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

 

 

精准施策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南方日报评论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对广东提出了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工作要求。这是总书记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对做好新时代广东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平衡发展、协调发展,要求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4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如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强,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等。这些短板必须及时补上,否则必然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和成色。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聚焦存在的问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以更大投入、更精准措施,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广东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广东最大的发展不充分。”解决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要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是运用好产业扶贫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广东基本省情和突出短板。广东既有位列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序列的珠三角,又有位列全国贫困县序列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区域差距较大。缩小粤东粤西粤北与珠三角发展差距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思维,转变固有思路,树立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区域发展理念,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要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要充分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生态优势,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阐释:“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我们必须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尤其要结合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的重要指示要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粤剧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发扬好,更好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一要求与此次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一脉相承,都是着眼于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推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只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统领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不辜负总书记的信任和重托,不辜负广东父老乡亲的期望。

 

不忘改革开放初心

人民日报评论员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日前在广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一重要讲话,不仅鲜明回答了改革开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也指出了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和力量源泉。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回望40年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改革开放的成功,就在于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40年来,从包产到户的探索创新,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再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才能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才能为了人民创造奇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使改革开放既朝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朝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无论是“脱真贫、真脱贫”的务实举措,还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切实行动;无论是推进简政放权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还是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人民至上”理念始终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放射着夺目光芒。

当前,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开放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正如历史所昭示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项伟业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今天,无论改革开放的领域拓展到哪里,无论外部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在广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令人动容。“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在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启人深思。不忘改革开放初心,善于从人民的所想所盼中寻找方向,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改革开放就能在人民坚定支持下固本浚源、澎湃向前。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就能让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原载10月29日《人民日报》

 

 

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南方日报评论员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大动力。

 “打铁必须自身硬”,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直面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担当,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政治生态明显好转,清正之风吹遍神州。站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的广东,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省委巡视和县市巡察工作,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坚持不懈“打虎”“拍蝇”“猎狐”,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重要指示要求与此次视察讲话精神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体现了总书记对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系统思考,体现了对广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必须将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牢记“五个必须”,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决不允许在广东大地搞政治阴谋,危害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决不允许政商勾结、形成利益集团。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和意识形态斗争“两个前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我们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加强理论宣传阐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加强阵地、内容、导向、队伍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特别要守住互联网主阵地,加强舆情监测和处置,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严防出现“两个舆论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绷紧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方位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和“防火墙”,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南大门”。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关键在人。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干部队伍传承弘扬改革开放先辈“杀出一条血路”的大无畏精神气魄,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专门部署,今年6月,广东召开全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要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部署结合起来,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管党治党的长远大计和固本之策,推动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就要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坚持正风不止步、法纪无例外、反腐没禁区。要继续推进作风建设,整治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防范商品交换原则向党内渗透,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坚持纪挺在前、纪先于法、纪严于法,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一切工作、处理一切问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全省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

南方日报评论员

 

实体强则经济强,则国家强。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对于“脱实向虚”的议论给出了一锤定音的回答,对于正在爬坡过坎的实体经济注入了强劲的信心和动力。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也是广东经济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今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就要求广东“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把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筑牢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土地、劳动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实体经济的回报率下降,制造业企业的经营遇到一些困难。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盈利能力,防止“脱实向虚”的倾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去年8月以来,广东出台并及时修订了“实体经济十条”,通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用地成本、社会保险成本、用电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举措冲抵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压力,切实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仅要进一步抓好“实体经济十条”的落地执行,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提振企业家信心;还要将“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列为监控重点,在制度安排中有效减少“赚快钱”“一夜暴富”的诱惑和投机取巧的机会。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重在制造业,也难在制造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之下,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都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可以说,实体经济强不强,关键在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抓住先进制造业这个关键,就要瞄准高端高新,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就要立足广东产业基础,瞄准产业发展方向,看齐国际一流,优先在新型显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机器人、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领域谋划布局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创新是第一动力,尤其是自主创新。事实早已深刻证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每一个企业都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市场的主体,都是经济的依托,都是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主力军。近段时间,“民营经济离场论”甚嚣尘上,虽然遭到了压倒性的批评,但也造成了一定干扰。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再次旗帜鲜明表示“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为民营企业家送上了“定心丸”,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民营企业对广东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贯彻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融资、营商环境等方面帮它们解决实际困难。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也要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努力实现新的发展,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在此重要时刻,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广东,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更加重视企业自主创新,更加重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确保广东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为全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2012 by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兴宁市委员会办公室
TEL:0753-3326679 E-mail:gdxn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