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人民政府 欢迎访问兴宁政协网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史资料
孟郊洗砚成墨池

浏览次数:2607   发布时间:2014-08-14 09:35

孟郊洗砚成墨池

刁伟生

 

  神光山南麓的墨池寺,与宋朝罗孟郊的名字联在一起而闻名遐迩。

  罗孟郊(1091—1153年),早年丧父,很孝顺他的母亲。他少年时,因家贫无法上学,便边放牛边读书,并常到学堂偷听老师讲课。后来,在神光山下(原名南山)筑一茅屋,专心攻读诗书。那时是毛笔文化兴盛时代。他写得一手好字,乡间不少青少年慕名前来求教.茅屋不远处有池泉水,清澈如镜,孟郊常在那里洗砚和笔,久而久之,池水也成墨黑色。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孟郊参加殿试中了探花后,留在京城做官。在京城时,他常思念家乡,曾作《京中怀旧》诗:

一自题名后,思归何日归。

虽然着宫锦,不及舞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乡雨雪霏。

庭前停玉轸,目送雁南飞。

  孟郊历任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并为皇帝拟诏书文告。在任期间有三大功劳:一是揭露奸臣蔡京等人罪行,称他们为“六贼”,使他们受到惩治。二是反对秦桧投降议和杀害岳飞。三是“令太学生留李纲、吴敏”,即史书上太学生陈东伏阙上书要求恢复抗金大臣李纲职位的史实。秦桧对孟郊恨之入骨,并主使他人奏谤,致使孟郊被贬谪。秦桧死后,宋高宗下诏复用罗孟郊等人。那时,孟郊已因忧国忧民而病死2年,朝庭便追授孟郊为礼部尚书。

  墨池寺和探花书院,是人们为纪念罗孟郊而修建的。书院内设有罗孟郊牌位,堂前的楹联是:“山色水色,色色皆空,谁道尚留挥墨色?钟声罄声,声声俱彻,当思曾和读书声。”该处曾是兴学育人之地,而今已由乡贤捐资重修一新。相邻的墨池,是当年罗孟郊洗涤墨砚的地方,明朝万历兴宁县令手书“墨池”和“宋罗学士洗砚处”的石刻竖立在池旁,更激起人们对罗盂郊的敬重和读书的重视。

  几百年来,小小墨池,使文人骚客、达官名流竞折腰,更唤起了百姓读书习字的欲望。有宁水竹枝词为证:“半里垂杨隔古祠,探花家近牧牛陂。邻翁望子勤书字,日日携看洗砚池。”

上一条: 兴宁地方史话
下一条: 文 峰 塔
Copyright @2012 by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兴宁市委员会办公室
TEL:0753-3326679 E-mail:gdxnzx@163.com